LPR浮動利率對農商銀行盈利模式影響探究
作者:陳龍基 周萬麗
漢臺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石馬信用社,陜西漢中 723000
摘要:商業銀行在運營過程中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執行相同的貸款利率。但這種做法僅是維持表面的公平而已,事實上,會對銀行的貸款收益產生巨大影響。對貸款優質客戶而言,如果利率一成不變,將難以做出抉擇。為此,貸款基礎利率(LPR)應運而生。在利率市場化推動過程中,LPR改革是至關重要的一步。LPR新機制有利于促進農商銀行合理定價,同時促使農村金融體系形成適度的競爭環境,形成長期利好。為此,農商銀行必須轉變盈利模式,以提高業務能力和優化風險管理來謀求發展。
關鍵詞:LPR改革;浮動利率;農商銀行;銀行盈利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9]第15號《公告》標志著我國形成了LPR新機制,新機制的形成加速了銀行業的內部分化。由于不同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基礎不一,通常情況下,農商行所受影響更大。為了保住利差,一些商業銀行放松了信貸標準,可能造成惡性競爭等負面影響??傊?,農商銀行在利率并軌過程中需抓緊修煉“內功”,避免為了利差鋌而走險。
一、LPR概述
LPR即貸款基礎利率,這一說法誕生于2013年,指貸款利率是銀行為其最優質客戶所執行的,對其他客戶的利率則基于此適當加減[1]。2019年央行提出改革后,新LPR機制強調市場報價,且涵蓋了眾多內容,如報價參考基準、主體、頻率、期限等。以人民銀行公開的市場利率為參考基準,以便利的中期借貸利率為參照,實行加成報價,如此將具有更高的市場化程度;在報價主體方面,新增了農商行等8家非全國性報價行,涵蓋銀行類型更廣,將更具代表性。在期限方面,涵蓋了1年期和5年期品種。逐步構建期限結構,使貸款種類更加豐富多樣。由于貸款市場為非標準化,改每日報價為每月報價,這樣將更加切合實際。
實現貸款利率“兩軌并一軌”,實質是取消官定貸款基準利率,保留政策利率,由政策利率決定包括LPR利率在內的所有利率。
二、LPR浮動利率實行背景
在我國,貸款基礎利率作為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自2013年10月份推出以來,對商業銀行影響十分有限。LPR推進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LPR是利率“兩軌并一軌”工作的重要一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環,有助于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果,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通過此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更加科學合理,新的LPR成為貸款定價的錨,對我國金融市場有著重大和深遠影響,但這只是利率并軌工作的第一步。第二個利率市場化有助于理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因為在LPR推進過程中有一個機制,MLF決定LPR,LPR決定最終的貸款利率,從而政策利率一定會傳導到貸款端。第三是有助于降低社會平均融資成本率,因為未來LPR會逐步的降低,貸款水平一定會逐步的下降,隨著利率中樞下移,表外融資的成本,以及直接融資的利率水平都會有所降低,這樣會整體降低社會平均融資成本率。
三、LPR浮動利率及其對農商銀行的影響
1、強化農商銀行報價話語權
LPR浮動利率由全國富有代表性的18家商業銀行進行報價,報價行涵蓋了農商行、城商行、外資銀行等類型(除原有10家全國性銀行的基礎上,增加了城商行、農商行、外資銀行、民營銀行各2家。其中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分別是西安銀行、臺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順德農商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通過各家銀行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西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19%,臺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65%,上海農商銀行及順德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性下降,截至2018年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9%、1.27%,同期根據新浪財經網數據顯示,2019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6%。這意味這新增的6家中小型銀行資產質量狀況良好,貸款投放方向嚴謹,能夠更好的服務當地經濟,更加能夠依據金融服務對象提供公允合理的報價。采用算術平均法使LPR更具代表性,剔除最低極和最高極之后,求取平均值,按就近原則取整0.05%的倍數計算LPR利率,進一步增加了中小銀行的話語權,不論銀行的貸款規模如何,均具有平等地位[2]。LPR改革之后,首期利率水平在4.31%以下。這存在眾多影響因素,首期報價為18家報價行提供的時間并不長,相對來說央行具有更大的指導作用。LPR新機制的目的在于降低實體單位的融資成本,優化信貸利率傳導,因此,LPR改革后的首期報價更具指向性意義。
此前農商行利率依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基準利率,然而基準利率由國有大行與股份制各5家銀行,中小銀行及農商行,參與報價話語權低,無法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報價,導致農商行發展受到主要報價行的影響,限制了自身發展。但是截至2018年末,全國農合機構2239家(其中農商行1397家、農合行30家、農信社812家),機構數量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48.8%;資產總額33萬億,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3.6%。是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重要組成部分。LPR新機制的實行更將推動全國農合機構的發展。
2、LPR浮動利率實行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LPR浮動利率不管是更新頻率還是覆蓋范圍或者計算方法,都會提高報價行的慎重性和積極性,會盡可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最優客戶的貸款利率,有利于從整體上降低LPR利率。
在完善的LPR機制影響下,利用市場化改革有助于切實降低貸款利率。首先,在改革初期,市場利率下行幅度總體來說較大。當LPR改革愈加完善之后,市場利率下行將更加明顯;其次,LPR新機制具有更高的市場化程度,商業銀行難以再在隱性下限方面做功夫來降低貸款利率水平;最后,商業銀行在未來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來確定利率,將LPR作為定價基準附注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之中。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年15號(公告),完善LPR形成機制,推動LPR利率市場化進程,從而影響并降低實際貸款利率。LPR利率市場程度提升,使得銀行業難以達成一致,無法實現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進一步促使貸款利率下行。此次LPR新機制的運用更加強化了中國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會監督職能,通過市場自律監督機制對銀行業進行監督,企業、個人可以通過舉報等形式反映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行為,通過上下相結合的機制,確保LPR利率的正常運行,打破以往銀行業的一些不當行為??偟膩碚f,LPR新機制會降低商業銀行的實際低貸款利率。
3、LPR浮動利率將打破存貸比,提高貸款成本。
LPR浮動利率會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方式帶來較大考驗。在實行LPR改革之前,商業銀行是基于存款成本,根據自身內部的FTP體系(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并考慮風險溢價和資金收益而計算出貸款利率成本的。FTP定價辦法中原始期限匹配法:是指針對固定利率業務,根據其原始期限確定其FTP價格的一種辦法;重定價期匹配法:指針對浮動利率業務,根據其重定價期限確定其FTP價格的一種辦法。在LPR報價機制形成之后,商業銀行需參考LPR定價確定新發放的貸款利率,以及新FTP價格定價,在貸款規模上倒推存款負債端的定價水平及成本。由于當前存款利率依然等同于基準利率,極大挑戰著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與資金流動性。
LPR的報價機制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但是中小型銀行,特別是農商銀行由于立足服務三農的定位,在存款利率的傾斜,導致負債成本處于高位。新的報價機制將直接沖擊農商銀行
的息差空間,同時LPR機制針對增量業務以及房貸業務將對農商銀行未來都有較大的沖擊,以陜西農合機構為例,陜西農合機構房貸業務在LPR利率實行之前,以基準利率為房貸利率,息差空間已經壓縮至最小,LPR利率實行后存量及增量房貸客戶均選擇LPR利率執行,這將使陜西農合機構房貸業貸款成本顯著提升。凈息差的收縮成為趨勢,只有降低負債端壓縮成本,才能獲取更多的收益空間,但是短期內進一步大幅度降低存款端利率水平難度較大,需要央行做好調控,采取多重措施例如:定向降準保證基礎流動性供給、改革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報價機制等,有效的降低農商銀行負債端成本,為貸款利率下行做好配套措施。
4、LPR機制實行農商銀行面臨的市場環境
對農商銀行而言,LRP新機制會推動它們開展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對于優質貸款客戶,可能會提供更低的利率,如資質好的大型機構或國企等;反之,對于資質較差的客戶而言,可能會造成利率上浮??傊?,會刺激商業銀行盡可能發展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不斷改善自身的風險控制模型,從而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及更高的利潤回報。同時客戶因為銀行采取區別會對待,會更加注重征信以及與銀行的緊密程度。此時農商銀行應該更加注重客戶群體的培養,此時客戶群體忠誠度會越來越高。應該利用地方金融機構的特殊地位,廣泛與客戶建立起信任感,搶奪優質客戶資源。
根據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要求,農合機構應該做好普惠金融戰略以及服務小微企業作為開展業務的重點。2020年春節前夕,普惠金融“三檔兩優”定向降準,釋放資金5000億左右。根據央行口徑,貸款群體包括: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及助學貸款等。農合機構做為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主要是生力軍,依托央行政策,定向投放貸款。既能提高貸款投放額度,又能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通過政策扶持,轉換投放方向,降低貸款負債端成本,獲得盈利空間。
倒逼銀行開展金融創新。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 銀行的傳統業務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大量的新型金融業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而因中間金融業務和外表金融業務受其不受利率價格影響在新型金融業務中發展最為迅速。未來商業銀行需要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提高非息業務占比,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農商銀行需要調整盈利結構模式,LPR機制實行,使得農商銀行貸款負債成本提高的同時,應該改變傳統存貸差盈利模式,單一的盈利模式使得LPR機制實行大環境下農商銀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迫使其向中間業務發展,以現有5大國有銀行為例,中間業務占比不足20%,其農商銀行占比更低,應該多方面拓展如聚合支付、電子銀行、O2O線上商戶業務、場景應用等業務,將盈利模式多元化。
加劇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行業集中度可能提升。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提高,存貸款息差收窄沖擊銀行利潤。在這一過程中,銀行業競爭可能更為激烈,行業集中度有可能提升。相對而言,大型銀行擁有更好的客戶基礎以及更強的流動性管理能力,受到的影響更小一些;而部分流動性管理能力不佳的中小銀行將承受更大壓力,甚至可能會面臨虧損淘汰的風險。當然,長期來看,在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下,銀行也將有更強的動力進行業務創新和經營轉型。農商銀行應該依托廣闊農村市場,以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為戰略支點,控制住“三農”市場。
四、LPR改革新機制下農商銀行的盈利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此次改革的關鍵詞是市場化,提高銀行自主定價能力。銀行的貸款自主定價能力提升后,綜合競爭力將提高,有利于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和穩健經營?!岸唐趦荣J款利率下降可能會對銀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響,但存款基準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保留,央行也將加強對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穩住銀行負債端的成本?!?/span>
存貸款利差收入歷來是商業銀行的一大主要性盈利來源。當前,表內授信業務在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中依然占據著絕對性優勢[3],LPR浮動利率卻直接沖擊著這一傳統盈利模式。商業銀行在利率管制期具有基本穩定的存貸利差和顯著的規模效應,要想提高利潤,只需控制風險,多多發放貸款和吸收存款即可。LPR改革后,增加了利率波動,存貸利差縮小,僅僅依靠規模效應將難以獲得經營效益。為此,農商銀行必須積極應對息差改變帶來的挑戰,對負債端進行精細管理,節約成本、規范渠道,培育好自身的定價能力。
首先,加大力度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對資金來源與運用的管理,對資金的結構、來源進行合理搭配。盡可能吸收成本較低的存款,逐步減少超過1年期存款資金的占比。根據小微企業的生產周期和農業生產季節性確定貸款期限,開發中長期貸款,如商品房按揭、家庭農場設備購置等,不斷優化存貸款結構,提高盈利能力。
其次,進一步鞏固農村主陣地。不斷提高貸款覆蓋面,發展“陽光信貸”,大力推行10萬元以內的扶貧貸款、農戶小額貸款、青年創業貸款等,提高發展農村客戶的效率,加大力度吸收成本較低的資金。優化信貸客戶結構,加強農村特色信貸支持,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涉農企業,提升信貸質量,拓展農商行客戶來源,堅持縣域經濟市場定位,避免惡劣競爭、同質化競爭。
五、總結
LPR浮動利率最明顯的作用是為利率的確定提供市場化機制。對于利率的改變,不能簡單將其視為“降息”,未來的資金成本、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潛在風險等都會影響到利率的變動方向與變動幅度??傊?,LPR改革應基于理性定價農商銀行的利率,使農村金融體系形成合理的競爭環境。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村金融體系的可持續發展,農商銀行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不斷優化風險管理。對管理層而言,為了使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更加穩固,必須深入考慮農商行的承受能力,為其提供一定期限的政策保護,為其提供更多試行業務,以拓展其收入渠道,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利率定價能力,繼而順利轉型,實現更高的利潤。
參考文獻
[1]張嬌.我國利率市場化對銀行影響及貸款基礎利率LPR應用建議[J].發展, 2015(3):81-82.
[2]張冰.利率市場化下農商銀行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 2019(3):88-89.
[3]王志剛.利率市場化下農合機構盈利模式的探索研究——以蒼南農商銀行為例[J].經濟師, 2016, No.324(02):149-150+154.
[4]俞佳. 利率市場化對中小商業銀行利率管理的影響[J]. 改革與開放(7):8+19-20.
[5]李宏寅. 漸進式利率市場化下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評估[D]. 河北經貿大學, 2015.
[6]丁波, 巴曙松, 趙斯彤, et al. 漸進式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中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J]. 農村金融研究, 2013, (011):5-10.
[7]汪蘊慧. 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影響因素及風險水平評估[J]. 甘肅金融, 2014(11):23-27.
[8] 翟婷婷. 利率市場化下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J]. 財訊, 2018, (12):.21-22.
【作者簡介】陳龍基,就職于漢中市漢臺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石馬信用社,任客戶經理。初級經濟師職稱,擁有銀行從業,基金從業,期貨從業,證券從業資格證書,AFP國際金融理財師結業證書。國家級期刊累計發表論文七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收錄一篇。2018年榮獲重慶市高教學會論文集三等獎。2019年重慶市高教學會財經分會三等獎。
【作者簡介】周萬麗,任漢臺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石馬信用社主任。中級經濟師職稱,擁有信貸分析師、銀行業從業,保險從業等資格證書,從業期間多次參加省、市、區農合機構業務技能比賽,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及"優秀黨員"。